Translate

2015年4月23日

台灣的文創殭屍!!我們不只要創意,更需要的是那只屬於你的靈魂


台灣的文創殭屍!!我們不只要創意,更需要的是那只屬於你的靈魂
關於文創,是否真的那麼簡單呢?



近年來台灣市場的文創如雨後春筍般接連冒出,
舉凡是旅遊景點、百貨商場只要打著文創牌,
往往就能招來文藝青年男女的關注。
但是,
關於文創,
我們自己真的懂其意義嗎?
又了解多少?

簡單的分享一個
與這個主題相符的個人案例:

最近我在
執行一個台灣文創商品的研發
以及參與比賽的過程中

我們這一個品牌
走過的路其實
長不長
說短不短

從一開始我靈光乍現有了這一個點子
很興高采烈的去把它拿著一支筆隨手記載在便條紙上
到仔細推敲要怎麼去把它實體化
好不容易
我從沒有技術
靠著自己會動點小聰明的腦袋
東跑西跑
去找材料找方法
終於把它做出來了!
而且以不要太過於嚴苛的前提下
一看
還算是不錯
挺精緻的!!
一開始抱著把它當作禮品的方式開始
把它當作我個人特別的禮物來送給朋友當作禮物
只希望朋友們開心就好
後來朋友們每個都給予不錯的評價
都覺得這個東西挺特別的
“搞不好”可以拿去賣喔~

很多成功的企業和創新
往往都是因為一句無心之語
而才開始的
雖然當時不太在意
但現在回想起來
我開始有意願做起這個產品
也是因為朋友一句鼓勵而才展開的。

後來我的運氣很好
得到了一個可以將產品推上市場
去測試鎖定顧客的反應得機會

也運氣不錯的
找到願意一起來試試看
又同樣有熱誠的團隊夥伴

於是就這樣開始了我們自己的創新品牌的旅程。
雖然一開始在於市場的反應不算差
甚至出乎意料的竟然還賺了些錢!

而期間這個提案產品
也為我大學當學期的
某一個課堂中的行銷期末報告
拿了不錯的成績

也因緣既會下
有個機會和行銷公司討論細節
並得到不錯的上市通路的機會。

前面這樣看起來似乎是個不錯的發展是嗎?

不過在於募集產品開發和技術所需資金上
我們還是必須進行籌款。
所以我們選擇了
參與許多大大小小的創業比賽
來募集所需要的資金。

但是目前為止
所參與的比賽全部都鎩羽而歸
團隊內的氣氛也不慎理想

柯林斯在他知名的著作中<從A到A+>
有這麼一段敘述:


卓越的企業多半不是因為機會太少而餓死而是因為機會太多消化不良而敗亡 真正的挑戰不在於如何創造機會,而在於如何選擇機會。


我們遇上的是
在經歷多場比賽後
關於自己在於產品本身特色上
地位和市場方面的抉擇和未來的困境之中

為此我花了一段時間
停止了關於產品的所有研究和未來規劃
獨自摸索和推敲
讀了一本又一本地相關著作
走了多趟只有自己的散步
和團隊夥伴吵了一次又一次
終於...

找到了一個結論。
我們創作時本身的靈魂,
已經消逝了。

回到正題,關於文創又是什麼。
隨便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文創的概念及定義如下:
文創,文化創意產業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維基百科的定義為:
文化創意產業, 顧名思義,為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
而對「文化」一詞有諸多不同的定義。
「文化」一詞,
廣義來說,
泛指在一個社會中共同生活的人們,
擁有相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以及信仰等;
狹義的來說,即是指「藝術」,
是一種經由人們創造出來新型態的產物。
不論就狹義或廣義的文化而言,
「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
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
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


很多團隊也會跟我們一樣
在於創業或是參與一個比賽時
聽取了許多評審或各界專家的意見
認真者會一一注意聆聽
甚至用筆像雕刻一樣把它仔仔細細的刻在自己的筆記本中
在把它細細咀嚼後
再把它吸進那充滿各種關於產品想像的腦袋裡。

非常好!
小時候不管在教室裡或是家中
長輩給予我們的觀念
勤於筆記是個好習慣
一個成功的象徵!
但是現在這個動作
可能會是你產品成功或是慢慢失敗的轉機!
為什麼這麼說?

當別人的論點慢慢引領你去思考的同時
你站在自己的論點也相對地慢慢減少一些
當別人意見進來時
他希望你可以往這個方面去執行
會有更好的發展

不過現在問題來了
假設如果評審或專家對你說的這些意見
其實不只對於你一個人說
而是幾乎是一樣的意見呢?

那你的產品或專案
是否就因為這些前輩們的一言而左右
慢慢與其他辛苦而有獨創性的產品慢慢歸類為一類了呢?
你會有許多束縛
你原本對於產品那無限的想像
也開始一個個消逝...

一路上走來
參與了比賽下來
受到很多人的幫助
經由評審的指導和建議
我們審思關於我們產品的問題
一次又一次改變我們的型式
不過卻發現
改到現在
我們自己卻已經開始不太認識
這個我們原本創造出來的孩子。

加入了許多看似創新的元素
但卻開始模糊了我們的初衷
原本當初單純的簡單的概念
因為太多商業模式和種種觀點的束縛
已經喪失它該有的獨特性。

這不是說評審和專家所說的是不正確的
重點是希望各位
未來在於想像要解決什麼問題
如何藉由著個產品改變一個現象時
請務必堅定自己該有的底線。
挑選適合自己的機會
適合自己的
才是有可能成就自己的

一份該有屬於產品的獨特靈魂
才是一個產品能夠被重視
夠配成為代表台灣文創的原因。

一個文創
源自於一個地方
既有存在的文化中,

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
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

可不是嗎?
對自我文化的輕視的我們
讓我們的文創總是少了靈魂
一群文創殭屍不斷在市場上游走
卻仍讓我們盲目地讚歎台灣文創之美。

過去半世紀來,
台灣的定位一直處於一種模糊又矛盾的狀態,
台灣人們對自我國家認同更是混亂,究竟是「台灣文化」?
又或者更多人了解他國歷史更勝於「台灣文化」?
這不是不能改變,得從教育從心做起。
並且整體社會氛圍能使人文藝術並重於理工,
這樣的大環境下,
慢慢地我們才能有一股由內而發的力量,
使台灣文創真正的發光。


看看那些在創意市集或商場上
許多抄抄舊有樣式再轉印到新產品上
即稱文創商品的殭屍商品
你還會有熱情嗎?


找回自己的靈魂,

擁有那份初衷

不管再怎麼艱難

那份熱愛和對產品的執著

總有一天它絕對會回報你的。